第(2/3)页 大一暑假,烈日高悬,大院老槐树下,刘依依和阿笙坐在小板凳上,她们分开一只大西瓜,各拿一半,拿着勺子舀着吃。 刘依依说:"我这辈子生无大志,只盼白日邀约温暖,黑夜安然入睡。" 阿笙听了,暖暖的笑,这时的刘依依在她眼中仿佛一下子长大了,不再是一天到晚迷迷糊糊的小女孩,一年大学历练,早已让她破蛹成蝶。 破蛹成蝶的那个人是刘依依,作茧自缚的那个人却是阿笙。 阿笙不是不能喜欢陆子初,而是不敢喜欢陆子初,她承认自己心有胆怯,对爱情有着太多保留,怕她会在长久相处中失去自我。 她看着陆子初,突然想起那日,高三班全体师生在殡仪馆送走了年仅18岁的少年。 少年静静的躺在冰棺里,忧郁的眸子永远的冥闭在旧时光里,他睡得很熟,走得时候听说很安详。 他原本就是骄傲的少年,和阿笙在学业上并驾齐驱,考上t大那晚,同学聚会,少年喝多了,红着脸对阿笙说:"顾笙,真好,从此以后一所学校,我们又可以一起学习了。" 后来,阿笙才知道,这话从少年口中说出来,究竟有多不易。 他叫陶然,他曾陪阿笙一起走过了漫长岁月,后来阿笙算了算年份,一共11年,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,同校同班。 她不能刻骨铭心的记起陈钧,却能刻骨铭心的记起他,因为他把人生的最后绝唱化成了最动听的音符,从此以后萦绕在耳,再也不曾消散过。 开学半月前,陶然回农村老家,路过河坝,见有几位孩童贪玩溺水,少年良善,果断跳了下去。 三名儿童,被他救了两名,另外一名孩子和他一起...溺毙。 陶然事迹轰动县城,锦旗一面接一面的往家里送,陶然父母抱着儿子的尸首哭的撕心裂肺。 阿笙初听消息的时候,还以为是恶作剧,直到刘依依流眼泪,她才知道是真的。一路上,她和刘依依飞快的往陶然家里跑,行人纷纷看着她们,诧异、不解。 他们奇怪这两个孩子怎么会哭的这么伤心。 陶然出事那天,陶家无眠,高三班的学生们俱是哭了一夜。 他们在学校里点上白蜡烛,围成一个圈,坐在地上,一遍遍大声唱着周华健的《朋友》,唱到最后均是泪流满面,哽咽难言。 陶然下葬那天是个大晴天,阳光送走少年,盛夏灰尘在空气中漂浮着,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嚣着,令人心烦气躁。 阿笙把白菊花放在陶然胸前,她仿佛看到少年在微笑,有声音在耳边回响:"顾笙,t大开学那天,我们一起去学校报到,好不好?" 阿笙抿了抿唇,眼眸潮湿,看着少年再也无法睁开的双眸,轻声呢喃道:"好。" 陶然的死冲刷了高三班对大学的憧憬和兴奋,那几天阿笙情绪很低迷,直到陶然死后第五天,她接到了陶然母亲的来电。 声音沙哑,哽咽:"顾笙吗?能来我家一趟吗?陶然有东西留给你。" 高三班个人纪念留言薄里,她的笔迹跃然纸上:"写给陶然:都说黑色高三,青春屠宰场,我们的青春在这里覆灭,但我却想感谢高三,因为有它,我们的青春才有场地可以肆意绽放,久居不走。同学:阿笙。" 在她的留言下方,出现了这么一行字。 "你静静地居住在我的心里,如同满月居于夜。陶然。写给陪我一起长大的女孩----阿笙。"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