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九十一章 摊丁入亩-《农门丑妇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地方官府未必能留心稽查。

    每到编审时,有当地官府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,故,应删者不删,不应增者而增,甚至,人已亡却不肯开除户籍,新生儿初生却被官府责其登籍,沟中之瘠犹是册上之丁,黄口小儿却已是被追呼上檄丁税,民有苦难言。引用:康熙帝

    虽老臣本不该多言,今日斗胆一说,此种户丁编审中的虚报和浮夸之风在很多地区都存在。

    官员绅衿利用优免特权隐漏人丁,奸猾之徒又托为客籍以为规避,而丁银项目仍最终却落在贫苦农民的身上。

    豪强尽行花诡,得逃上则下户穷民反蒙升户,结果就是其间家无寸土,糊口不足。

    赋税之重,却要这些穷户来缴。

    而今正是百年盛世,陛下政务清明,尚且蝇营狗苟不敢明目张胆,欺诈百姓,瞒哄朝堂。

    然,大庆国土千万,人丁六千万众,总有陛下疏忽松懈时,被恶人钻了空子,上下够连,以至赋税丁徭不清的情况。

    如今的丁银编制,确实漏端极大。

    但此种情形,历朝历代君王怕是都心知肚明,却只能受其害。”

    换句话说说人话:如今的丁银编制下,是按照人头收税的。各家各户按照家里的贫富,划分为九等,上上等一人头收银九钱,如此类推递减,下下等一人头收银一钱。

    看似富者多纳税,贫苦者少纳税,当为公平。

    实则,真正下达当地官府进行实施时,当地官府为了政绩,为了多收纳人头税,死了的人不除去户籍,刚刚出生的婴儿已经登记户籍。

    又有富庶士绅利用特权隐瞒漏报人丁,人头税却依旧要收,最终,这些银钱会摊分到贫苦百姓身上。

    老太傅颜色沉凝肃然,对于这如今的丁银编制,其漏端,他不是不清楚,只是难以改革。

    如今这深夜,却因一份殿试小儿的卷宗,老太傅把这存在大庆皇朝中贯穿始终的大毒瘤,在这御书房中,当今天子面前,一一陈述利弊,

    言辞之中,已经透露了他对如今这丁银编制的担忧和不满,还有一股无可奈何的无力感。

    这是上千年遗漏下的弊端,又岂是轻而易举可以改革的。

    “摊丁入亩。”老皇帝的声音,传进了闻枯荣的耳朵里,他为之一震老皇帝的声音,继续幽幽传来:

    “小儿陈述利弊,所看所言所述,皆与太傅意见相合。”他自己又是何尝不知,今日的天下,他为帝,是手段强硬,政通人和,这个蝇营狗苟之辈,才只敢躲在不见光的角落,偷偷摸摸小打小闹,不至于引起难以平息的民怒和大患。

    他若归天,他子萧瑾,也是能够震慑住朝纲把持住朝政,

    民间有道,富不过三,他虽为帝王,心中再百般不愿意承认,但又怎么能够保证得了他萧家的子嗣,代代都是出色的帝王?

    人力有时竭,水有流尽时,若是他萧家哪一辈出了个“乐不思蜀”的萧阿斗,这如今的丁银编制,就是大庆埋藏下的最深的毒瘤。

    若是经两代帝王,能够革制

    老皇帝神色幽幽,抬望太傅:

    “老师觉得,朕点连竹心为今朝状元郎,如何?”

    分明是好事,闻老太傅却脸色一白,双腿一软,急急跪下,口呼:

    “请陛下收回成命!
    第(2/3)页